当前位置: >>首页 >>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 >>详细内容

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和《指导意见》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创新驱动力
——十八个省辖市市长谈科技创新

日期:2011-11-29 点击次数:2961 来源:河南日报

   

 

  贯彻落实好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必须要切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持续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近日,省科技厅邀请十八个省辖市市长,围绕如何提高科技研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运用能力和科技人才集聚能力,笔谈如何采取务实的措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创新驱动力。本报特摘发市长们笔谈的要点,以飨读者。

 

  强化创新驱动

 

  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开封快速崛起

 

  □省委常委、郑州市代市长  吴天君

 

  一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为载体,以“五大系统”为支撑,构建内生与外源并重、自主与开放结合、持续与跨越统一的区域型自主创新体系。全力构建“五大系统”,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系统,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系统,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系统,以制度创新与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政府宏观管理调控系统。二是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财政扶持体系、科技风险投融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建各类研发中心500家,其中省级研发机构5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30家以上,高规格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等创新平台基地,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四是突出名牌带动效用。推进以核心技术为纽带的企业战略重组,鼓励和支持优质资本、优势企业、知名品牌跨行政区并购和重组,形成技术支撑品牌、品牌支撑产业集群的新格局。五是着力加强产业引领。破解一批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实施一批具有“影响力、辐射力、整合力”的高新技术项目,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实现“双倍增”,分别达到6500亿元和2000亿元。六是倾力打造人才“洼地”。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工程,营造最佳的创业、政策、生活环境,全面提升人才集聚力、创新力、支撑力和发展力。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洛阳市代市长  李柳身

 

  重点实施好“五大科技创新工程”:一是创新主体培育工程。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高校建立成果转移中心或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力争三年内培育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5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民营科技企业达2000家,全市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二是新兴产业推进工程。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围绕火电、建材、有色、煤炭、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重点行业以及重点区域污染治理,集中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三是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加强创新基地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快企业孵化器建设,建立覆盖创新全过程的研发基地和创新服务载体,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创新主体互动和创新要素流动。四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采取环境引才、项目引才、产业引才等形式,实施“柔性引才”、“人才住房”等政策措施,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型创业人才。五是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完善自主创新的多元化投入体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力争把洛阳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特色鲜明、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开封快速崛起

 

  □开封市市长  吉炳伟

 

  一是围绕“8个产业集聚区”和“10大产业集群”建设,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大现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二是加强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推进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构筑区域性自主创新体系。三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实施“十二五”科技富民工程和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加强国家粮食加工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超级小麦育种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五是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培养、吸引、留住、用好人才,加大科技领军人才培育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依靠科技创新

 

  强力推进“一区三地一支点”建设

 

  □平顶山市市长  陈建生

 

  一是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设立“科技功臣”奖,每年评选510人,每人奖励10万元;提高市科技进步奖励金额,特等奖5万元,一等奖1万元;稳步推进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将科技进步责任目标纳入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考核内容,好的奖励,差的黄牌警告。二是着力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落实科技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组建各类研发机构。对创建成为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市政府一次性给予20万—50万元的奖励。三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突出发展生物农业、现代种业,制定平顶山市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四是实施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工程。狠抓主导产业培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市高新区晋升国家高新区,优秀的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区。五是实施科技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围绕高端装备、煤盐化工、智能电网、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六是贯彻“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培养造就一支以“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杰出青年和创新团队”为核心的科技人才队伍。

 

 

 

  加强科技创新  助推经济转型

 

  □安阳市市长  张笑东

 

  大力支持“中国光伏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支持鑫盛机床、安阳锻压、凯地电磁铁、方快锅炉、莱必泰机械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攻关,使相关技术跻身国内领先水平。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科技园区,以高新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加快区内产业聚集,拉长产业链条,引导我市产业集聚区走创新驱动型科学发展道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支持种植业结构向果蔬花卉园艺调整、大农业结构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加快建设安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利用上海市技术交易所安阳创新驿站,构建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火炬创新创业园和创业中心为核心的创新载体建设,促进大学科技园等特色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环境和激励机制,实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313建设工程,打造引进和培养人才的高地。

 

  注重科技  强化创新

 

  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鹤壁市市长  魏小东

 

  一是强化特色优势。加快建设黄淮海玉米育种基地、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站和星陆双基实验基地,深入推进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持续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重点推进金属镁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强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培育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壮大主体载体。加快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加强市校(院所)、校(院所)企合作,探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区域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基地。三是加大财政投入。把财政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重点,稳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杠杆作用,有效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科研投入。四是完善体制机制。细化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研发机构、高新技术项目。制定完善支持创新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把创新作为新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的重要标志

 

  □新乡市市长  王战营

 

  始终把创新真正作为引领和支撑新乡发展的原动力,作为新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的重要标志,努力在三个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一是保持优势支柱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竞争力,加强政府引导,抓好自主创新体系特别是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在动力电池、现代煤化工、生物与新医药等领域打造一批国家级研发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推新兴产业发展。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创新实践,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和组团式发展的重要部分,打造农村改革先行示范区。三是把创新作为新乡的品质,作为新乡的形象,以建设创新型新乡为抓手,既突出产业创新,又注重统筹兼顾,努力在各领域的创新中取得更大成效,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使“新乡之新、在于常新”观念深入人心,打造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城市。

 

  科技引领转型  创新驱动发展

 

  □焦作市市长  孙立坤

 

  一是围绕创新主体培育求壮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力度,加快实施瑞赛尔公司兆瓦级风电机组偏航制动器、多氟多公司千吨级高性能晶体六氟磷酸锂、卓立烫印热升华成像技术和配套打印设备等重大科技项目,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到2015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二是围绕创新载体发展求丰富。健全研发中心建设奖励机制,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到2015年,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0家,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8家,全市90%以上规模企业建立研发平台。争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采取产学研结合模式,建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家。三是围绕创新人才集聚求突破。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十二五”期间,每年引进1-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依托重大研发项目、重点科技工程,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到2015年,高技术人才增至5万人,建立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5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以上。依托本地高校和职业学校培养一批产业技术工人。四是围绕创新保障机制求完善。落实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1.4%以上,县(市、区)达1.3%以上。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加计扣除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投入,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3%以上。建立与省科技部门的战略合作机制,研究出台《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的意见》,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积极推动“五大创新”

 

  加快建设创新型濮阳

 

  □濮阳市市长  盛国民

 

  一是提升创新能力。围绕建设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融合链接示范区,以化工、林纸林板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围绕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科技富民工程,以种植、养殖和深加工为重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二是突出创新主体。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三是打造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科技项目优先向产业集聚区布局,科技经费向产业集聚区倾斜,培育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上海濮阳创新驿站、北方技术市场濮阳联络站,打造科技合作平台,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四是培育创新人才。发挥好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土院校的基地作用,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行业技术带头人。坚持引智、引技与引资同步,引进产业高端技术人才。五是注重创新惠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来发展科技,加强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社会领域的科技工作。

 

  以科技创新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许昌市市长  张国晖

 

  一要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政策的导向、激励和扶持作用,不断激发各级领导、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激情和创新活力。完善投入机制,科技投入力争未来五年比“十一五”翻一番。二要突出企业主体。引导、支持企业组建研发中心,提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到2015年,力争培育形成45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成5个国家级、70个省级研发中心,3-5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三要推动产业升级。围绕三大主导、四大特色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谋划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新项目、大项目,着力实施8-10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力争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以上。四要壮大人才队伍。依托重点企业组建一批院士工作站,采取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尊重人才、重奖科技功臣等综合措施,使更多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许昌。五要注重知识产权。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科技成果和专利展示交易中心、孵化中心等平台建设,尽快在重点企业消灭“零”专利,力争“十二五”末专利申请量突破3000件。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漯河市代市长  曹存正

 

  一是全力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坚持以质为本,紧紧抓住质量这一关键环节,依靠科技创新,狠抓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质量效益,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漯河建成省内第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食品名城。二是着力建设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市支撑产业升级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先导产业优先发展,以电子科技园区为载体,重点引进培育一批电子信息高科技企业,做大做强新型显示器件、消费电子、新型电池三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电力电子、应用电子两大潜力型产业,尽早把漯河建成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三是努力争创省级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孵化器,积极吸引境内外知名企业及技术研发机构创新创业,促进全市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更加有力。争创省级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把产业集聚区建成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创新驱动

 

  打造郑洛三工业走廊战略支点

 

  □三门峡市市长 赵海燕

 

  一是加快技术升级,助推产业转型。围绕产业链拉长的瓶颈环节进行技术攻坚,提高有色金属、煤化工、氧化铝等传统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加工度、外向度;着力突破关键技术,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快电动汽车、酶制剂等标志性项目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发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提高创新能力。以院士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联盟的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建设的实际问题为研究课题,不断形成“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储备”有机统一、错位推进的发展格局。三是增加研发投入,激发创新活力。持续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和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创新人才尤其是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四是深化科技合作,凝聚创新合力。充分利用三门峡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黄河金三角区域的科技合作,积极推进区域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以重大课题联合攻坚为引领,以联合实验室等载体建设为依托,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整合全社会力量将三门峡打造成中原经济区的创新高地。

 

  突出科技创新驱动

 

  力促南阳跨越发展

 

  □南阳市市长  穆为民

 

  一是进一步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投入为支撑、其他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体系。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取得新突破;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工程,狠抓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的支撑提升作用。充分发挥南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平台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新能源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河南省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等战略支撑产业,促其做大做强。围绕新能源、光电、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建设南阳国家生物质能示范区,全省重要的新能源、光电和重大装备制备基地。三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开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渠首”品牌作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生态城市、新型工业化城市的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着力引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生态治理项目。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商丘发展

 

  □商丘市市长  余学友

 

  一是建立健全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深入开展与国内外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大院名校联合共建研发中心。二是扎实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建好煤化工、新材料、电动车和动力电池、中科院商丘新材料研发中心和神火集团电解铝清洁节能工程技术中心或成果转移转化基地。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组织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结合承接产业技术转移,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强化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实施自主创新领军人才、中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和创新企业家培训计划,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三是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全市各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5%以上,其他企业达15%以上。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投入我市研发活动或创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切实落实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产业、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专利名牌产品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重点落实和提高对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资金奖励措施。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三化”协调发展

 

  □信阳市市长  郭瑞民

 

  一要壮大创新主体。突出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实施一批重大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引领和支撑高成性产业集群集聚、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效发展、战略性先导产业发展壮大,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二要做强创新载体。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集中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着力在院士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新科技园区、企业研发中心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提升支撑力、增加承载量、扩大辐射圈、构筑制高点,增强产业集聚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三要完善创新机制。重点完善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加快产业、科技和资本市场有机联动,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以机制创新保障科技创新。四要优化创新环境。积极倡导和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

 

  推动科技创新  实现科学发展

 

  □周口市市长  徐光

 

  一是突出一个特色。突出周口在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方面的特色,加强农业综合研究和协调攻关,实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作用,逐步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带动我市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二是抓住一个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对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的奖励和政策落实,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快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产学研用结合体系中积极主动发挥好核心带动作用。三是用好一个载体。实施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工程。各类科技计划和工业结构调整资金项目重点向产业集聚区的骨干企业倾斜支持,加快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区集聚,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搭建“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

 

  依靠科技创新  推动经济发展

 

  □驻马店市市长  刘国庆

 

  一是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组织领导,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深入推进科技强市战略,不断完善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政策机制,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资源和产业优势,认真谋划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更多地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带动产业升级改造,提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重点在生物医药、新能源、食品、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促使重点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力争到“十二五” 末,中集华骏、天方药业、昊华骏化等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科技支撑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

 

  □济源市市长  何雄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发挥政策引导的杠杆效应。在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力求突破,通过产业导向、税收激励、人才引进、科技奖励等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形成吸纳创新创业资源的洼地效应。二是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立足支柱产业,紧盯新兴产业,坚持政府主导作用不懈怠,坚持市场化方向不动摇,加快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层次的产学研结合体系,促进支柱产业做优做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三是强化研发平台建设,建设区域自主创新体系。重点围绕三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按照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总要求,加强储备和遴选,在重金属、煤矿监控系统、高强度机械用钢、可再生能源热泵、冬凌草等优势领域,引导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研发平台,不断完善以企业创新为主体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四是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引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突出“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主题,依靠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可持续发展优先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版权所有:中共郑州市委组织部 拒绝翻版 盗版必究

联系邮箱:zzhw0371@163.com 邮编:450007

豫ICP备17027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