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民富的“双赢”大考

日期:2012-10-16 点击次数:1619 来源:河南日报

何平感言

 

  顾全大局,抛家舍业;甘于奉献,不甘落后。淅川的移民精神承载着中原厚土千百年来的大情大爱,大义大善。

 

  “后移民时代”的淅川,既要坚守“一泓清水北上”的庄严承诺,也要关注民生,不让父老乡亲们受穷。

 

  致力水清民富,淅川找到了生态经济富民之路。

 

  走这条路,是形势“逼”出来的现实选择、“转”出来的创新机遇;也是淅川遵循发展规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探索。

 

  用牺牲农业和粮食换GDP的路子不能走,用污染损害生态和环境的路更不能走。淅川的实践表明,科学发展是协调发展,科学发展是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要走好这条路,必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两不牺牲”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考题。淅川“转”中求变、抢抓机遇、勇于创新的探索可资借鉴。

 

  □马良泉

 

  一泓碧水,京津“水缸”。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与核心水源区,作为“全国第一移民大县”,淅川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凝聚着国人关切的目光。

 

  这里曾是“一脚踏出四两油,一收十年粮不愁”的富庶之地。为了修建丹江口水库,为了南水北调的国家利益,先后有40万淅川百姓惜别骨肉亲朋,毅然迁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故土,远赴他乡。亲切的家园、万顷的良田和着不舍的目光,一起消融在丹江碧水中。

 

  舍小家为国家,淅川人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移民史,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移民精神。“后移民时代”的淅川,面临着水清、民富的双重“考题”。

 

  是考题也是难题。

 

  2014年起,每年要保证百亿立方米的丹江水源源北上,惠及一亿多沿线人民,谈何容易;

 

  地处秦岭余脉,降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库区生态十分脆弱;

 

  身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境内10万余新老移民、5.3万半岛农民和环库区20余万农民,仍然依赖岗丘薄地从事传统农耕。

 

  京津要调水,百姓盼致富。保水质,生态和环境这条“绿线”必须保;促民富,经济要发展,但耕地“红线”不能碰。

 

  在“两不牺牲”的前提下拓宽百姓致富路,淅川应该怎么办?

 

  是“躺”下来等,还是“站”起来干?

 

  靠着“水源地”的金字招牌,躺在移民迁安的功劳簿上,等待国家扶持、政府关照,似乎无可厚非;

 

  而主动出击,超前谋划,趟出一条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的确不容易。

 

  为了保护生态,我们近年关停了338家造纸、冶炼等企业,县财政收入为此伤筋动骨,一度下滑40%。一些眼看着能为淅川GDP“贡献”的项目,因为生态环保,被我们坚决地拒之门外。

 

  有人悲观与不解,认为淅川人不仅移民作出了牺牲,经济发展也吃亏了。

 

  统一全县干部群众认识,领导干部首先要想明白:牺牲不是博取同情的资本,更不是裹足不前的理由。

 

  我们选择“站起来,干”。因为淅川人不仅有为大局甘于牺牲的豪气,还有建设家园不甘落后的志气与勇气。

 

  我们选择“站起来,干”。因为这也是求解水清民富双重考题的唯一途径。

 

  干就必须“转”。双重考题的压力、责任与民生期盼,逼着淅川的干部必须转观念、转思路、转方法,不转就没有出路。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我们越“转”认识越深化、路子越明晰:

 

  “保水质”是首要的责任、慨然的担当。水必须清,这是淅川人抛家舍业铸就的庄严承诺,是沿线亿万人民的安康所系,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

 

  而我们在如山的责任中一定要看到,对于山水秀美的淅川,生态建设还蕴含着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百姓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保水质就是保发展、保民生。

 

  这种转变,正是科学发展、时代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也是淅川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把倒逼化为动力,在“转”中抓住机遇,双重考题能够交出“双赢”答卷,那就是,找准水质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富民之路。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淅川的发展。“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不仅写进了省九次党代会报告,还写进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发展生态经济大有可为。

 

  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对于库区良田几乎淹没殆尽的淅川尤为重要。

 

  近年,我们通过移土培肥、土地流转、高效利用库区消落地等多种手段,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上取得了成效,2012年全县夏粮再获丰收,同比增长11%

 

  “保粮食”的同时,立足于“保水质”、“促民富”的高效生态农业如何破题?

 

  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我们在科学发展中寻求“双赢”答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悠久的种茶史和库区的小气候,使得发展茶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如果在40万亩荒山上种茶植树,让茶叶上山、金银花上坡,绿化的同时还能“收获”效益,让荒山变了“绿山”变“金山”。

 

  2012年县委发布1号文件,吹响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集结号”。政府配套实施的4项政策、10条项目扶持措施,引来了50多家企业竞相承包荒山荒坡,规模化发展生态经济产业。

 

  仅仅半年,20多万亩荒山就有了“主人”,初披新装。

 

  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扶持政策直接对准企业,与小流域治理、绿化配套等紧密结合,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发展,实现一举三得:企业得到效益,农户得到实惠,水质得到保护。

 

  “三得”汇成一条心得: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必须激活市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如今,很多农民成了茶场的“产业工人”,亦工亦农,让他们一年人均净增收入一万多元。

 

  生态农业渐入佳境,工业结构调整也大刀阔斧,为生态经济开道。污水断了,黑烟绝了,臭气没了,生态环保型工业发展不断提速。淅川产业集聚区在全省位次由139位前移到23位,跻身全省“十快”。转型升级,让库区里长出绿意盎然的“环保工业之树”。

 

  依托生态农业基地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也水到渠成。有了产业支撑,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原有的移民新村也正陆续通过扩展、提升、增容变成新型农村社区,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在共荣中发展。而集约出来的18万亩土地,我们又变成了粮田。

 

  越来越多的人来淅川了。他们品尝着茶叶、金银花、丹江鱼这“生态三宝”,流连在丹江水畔不住感叹:“一湖丹江水,咋看咋都美!”

 

  我们自豪,因为我们的牺牲和奉献、甘苦与信念,都与这湖碧水紧紧相连。我们有底气,因为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的淅川父老,就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丹江水。

 

  今天的淅川,全县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51.3%,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类优质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保持在310天以上。生态产业的强势崛起,还带动了旅游、运输、服务等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

 

  2014年调水在即,水清、民富的“双赢”探索仍将持续。未来的渠首,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民更富!

 

  (作者系中共淅川县委书记  编辑 芳)

版权所有:中共郑州市委组织部 拒绝翻版 盗版必究

联系邮箱:zzhw0371@163.com 邮编:450007

豫ICP备17027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