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身边榜样 >>详细内容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战“疫”之“老兵”新传
壮歌谱在中原战“疫”最前线

日期:2020-03-12 点击次数:7835 来源:河南日报

□华闻 周二彬 秦川

“无影灯,无影灯下无魅影;柳叶刀,柳叶刀上毫厘争。疫情来,披‘战袍’守战位,

‘老兵’‘疫’无反顾谱壮歌……”一位抗战老兵田又生被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动得用诗赞颂医院的医者之德、感叹医者勇者之壮心。点赞他们抗击疫情的温暖故事,烛照医院这个群体心灵深处初心不变、使命永恒之美。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传染病医院成为郑州市和河南省抗击疫情最前沿、最密集的主力阵地。

生死攸关之际,足部骨折打着石膏,一脚穿着36码鞋,一脚裹大号支具鞋,忍着疼痛煎熬,坚守岗位,她决不后退。这位医院领军人——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马淑焕毅然坐轮椅在疫情前线指挥白色战袍下的勇士,履行性命相托的誓言,带领医院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郑州筑起一道坚强的防疫阵线。

笔者走进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复盘”他们在中原战“疫”一线守护生命的日日夜夜。

“战”在“疫”起原来你是这样的你

走进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笔者脑海中闪现著名摄影家莱宾的名作《荒原上的一棵树》:电闪雷鸣的夜空下,荒漠无涯的戈壁滩上,只有一棵大树,挺拔、坚韧,对风雨安之若素。

这个画面让人想到,从17年前开始,无论是在抗击非典病毒的战“疫”中,还是在抗击非洲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甲流、H7N9禽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与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了60多年交道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经历了太多的重大疫情。磨励了一支传染病防控“老兵”战队。

每次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忘我地承担起了沉重的社会责任,勇敢、独立、坚强地挽救传染病人生命的崇高形象,令人刮目、落泪,更令人喝彩,让整个社会动容。

“老兵”谱新传。17年后,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他们依然舍生忘死,迎难而上。

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发生。虽然人在中原,但也感到疫情严峻。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在长期与疫情斗争中,磨练出了超凡的职业敏感,并充分借鉴但不株守非典救治经验。

在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消息爆出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领导班子立即高度关注疫情态势,制定疫情应对措施,并组织专家传阅防控方案。

“专业的人就要做好专业的事!”马淑焕说,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也是河南省传染病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综合性传染病医院,新冠肺炎虽然压力大,但只要做足战前的准备,做好科学规范的救治,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0115日,全院职工取消休假,全员上岗,进入战时状态。并构筑新型冠肺炎应急指挥体系,召开动员宣誓大会,对患者转运、收治会诊、疫情报告、感染控制等进行了全方位模拟实战演练。

医院党委未雨绸缪,提前谋划,首批采购的负压救护车、N95口罩、防护服、移动DR、过氧化氢消毒机、空气消毒机等设备有序到位。快速建成与本院远程会诊中心、省远程医学中心联通的会诊网络,保证这些物资筹备在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院不等不靠,迅速腾空两栋病房楼共计133间病房,配置标准252张床位,成立了2个发热门诊和11个隔离病区,确保重症、确诊、疑似、密切接触者等各类患者有序收治,同时抽调第一批次303名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这一系列举措相当于在院内又重新建立了一个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传染病医院,速度之快,效率之高,筹划之科学,无一不体现出这所传染病医院的专业素质。

在和时间的赛跑中,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又一次跑在了前面。在郑州市区路上,宽阔的街道上基本没有行人,安静得像一座被人类遗弃的城市时,在全社会还在为应对疫情做动员准备时,该院面对从郑州市及河南其他省辖市转运而来的疑似患者及确诊病人,他们收治救治没有出现崩溃现象,已经稳稳地占领抗击疫情的“上风口”,收治了河南省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战“疫”强军,与医院近年来有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坚持“精专科、强综合”的发展理念密不可分。

在疫情防控中屡建功勋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2001年与郑州市结核病防治所合并,2006年经原河南省卫生厅批准成为“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是河南省唯一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是全省传染病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承担着郑州市乃至全省传染病救治、结核病防控及项目管理、艾滋病救治及人员培训工作。

医院开放床位1460张,开设临床医技科室70个,日平均住院病人1500人左右。现有职工1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33人,中级职称254人,硕、博士216人,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委员5人,国家级专家4人。

医院在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中,累计收治住院患者50余万人次,年门诊量40万人次,传染病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覆盖全国各省区,传染病综合救治能力和外科手术治疗技术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以结核病、肝病、艾滋病、感染性疾病和重症医学五大学科为基础,急诊、内、外、妇儿为特色的学科发展格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建设单位、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疾救治中心、河南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结核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传染病(艾滋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1748日,河南省首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艾滋病手术患儿小妍妍(化名)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康复出院。当时仅有8岁的小妍妍由于父母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因此她一出生就感染了艾滋病毒,但是命运没有因此眷顾这个可怜孩子,她还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几年来,妍妍的父母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因为妍妍携带艾滋病毒,普通医院无法收治这样“特殊”的患者,这让她的父母深感无助的同时又很是无奈。然而小妍妍的困窘在国内并非个例,有同样困扰的患者不在少数。

现在,该院已经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传染病外科治疗体系,20165月开始筹备建设的心血管外科,则是这个完整治疗体系上的最后一环。

“我们倾尽所有在打这场仗。在这一场急性传染病的阻击战中,所有的冲锋都饱含责任与感情,当我们穿上这身白大褂,就立下了性命相托的誓言,这是医生的使命。我们坚信这一战我们一定能打赢的!多希望郑州人民能尽快恢复自由穿梭、自由呼吸的生活。”医院领导说。

亮剑新冠肺炎疫情一座城由你守护放心

截至34日,随着2名确诊患者的出院,该院隔离病区从119日收治河南省第一例患者,到治愈最后2名患者,43天的坚守,69名患者被成功治愈。这支抗击传染病的“特种部队”与疫情的生死较量,几乎每天都是一次大考。

在一线我们遇到感染风险高的操作,比如气管插管、血液净化、困难病人的胃管留置,都有一个又一个队员主动抢先上阵。这些都充分展示出六院人“勇”的一面,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勇于担当。

“没有人会天生不怕传染病,但我们这支在特殊战场上摸爬滚打的队伍,在疫情出现时,就是为了战斗的。”马淑焕说。

“我宣誓,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救治工作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敬佑生命,恪守医德……”121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誓师大会举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杨跃杰主动请缨,承担起救治重症患者的重任。在重症隔离病房,隔着一层防菌玻璃,总能看到杨跃杰带领团队行色匆匆的身影。每天查房后,脱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杨跃杰的全身早已被汗水浸湿,手也因长时间罩在双层手套里肿胀发白,左手食指的裂口,每次用消毒水时都会刺痛无比。

在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区,杨跃杰不仅经历着一波三折的“就地”抢救,也把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记在了心上。深夜,杨跃杰被对讲机叫醒,危重病人血氧饱和度不好,要重新调整参数,协调疑似病人转科转院……

杨跃杰有高血压,繁忙的工作,导致他经常睡眠不足,但他却从没喊过一个“累”字,对讲机24小时不离身,随时接听病房里每一位患者的临床信息。正是他们的坚守,才为重症患者赢得生的机会。目前,已有6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成功转出他的隔离区。

杨跃杰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甲流、禽流感、埃博拉等系列突发公共应急工作,是一位抗击疫情战场上的“老兵”。荣获多项荣誉的杨跃杰,在重症领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守护着人民健康。

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像杨跃杰一样,深知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主动请缨,承担起救治重症患者的重任,把自己隔离在重症病区的事例,不胜枚举。

“老将”——感染六科主任、郑州市救治专家组组长赵清霞,是一名长期奋战在抗艾前线的“钢铁战士”。也许是常年与艾滋病打交道,面对新冠肺炎,她多了几分镇定,心里没有恐惧,反而平时在诊断、防护上的意识、经验都派上了用场。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医院迅速在感染楼和呼吸楼成立了11个隔离病区,不同科室抽调的医护人员迅速到位。为了使救治工作有序开展,作为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组长,赵清霞主动作为,按照国家救治方案并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接诊、诊断治疗流程。逐个隔离病区巡视、指导,规范消毒隔离、诊断治疗及护理程序,使全院的新冠肺炎疫情临床处置工作紧张而有序。

赵清霞说:“作为省、市党代表,就要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医疗战线上,赵清霞作为隔离病区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也成了隔离病区医护团队的主心骨。

在隔离病区,没有上下班,甚至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电话及微信的院内外会诊、疑难问题的咨询解答、各种救治信息的汇总上传、各种诊疗方案及管理要求的下达,重症倾向患者的排查……赵清霞就这样每天忙碌的工作,常常错过吃饭时间,以至于负责生活区的工作人员,总想着给她留下一份午饭或晚饭,督促她多吃一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郑州市迅速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无疑是郑州市抗疫的最前线,而医院的发热门诊已然成了直面危险的最前沿。如果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场战役,那么医院里的发热门诊就是阻止战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线。如果说这场疫情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那么在发热门诊的一线医护人员,便是在战场最前线冲锋陷阵的战士。

2020123日,刘春礼突然接到医院指令,立即兼任发热门诊主任,开始隔离工作,目标就是:不能放走一位新冠肺炎患者!

刘春礼17年前参加过抗击非典,这次他更没有任何犹豫,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查看发热门诊接诊流程及各种消毒防护隔离措施是否到位,与护士长一起召集所有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作全体动员,要求大家严格学习实施新冠肺炎诊治规范,把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口。

刘春礼要求所有来诊排查患者全部经过他的再次审核排查后方可做出下一步处置措施。从进入发热门诊那天起刘春礼就彻底没有了休息时间,不管白天和黑夜,只要有来诊者就随时处理,很多时候不知不觉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醒来后继续工作,每天能安静休息45个小时成了一种奢望。看到一个个经过发热门诊的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被确诊,刘春礼心里有种莫名的后怕,这些人万一漏诊了将会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

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关口,刘春礼还要面对很多新问题,患者情绪紧张激动不配合怎么办、留观患者交接是否顺利、遇到特殊患者留观后怎么办等。

2020214日,一名临床疑似新冠肺炎的女性患者需要留观排查,但是患者说家里还有2个孩子,没有其他人。刘春礼认真读取患者检验检查资料后,认为患者不能排除新冠肺炎只能隔离。但是孩子怎么办?刘春礼随后向医院职能科室反映了情况,并配合联系到患者所在社区,终于在晚上九点多钟为患者的孩子安排好人员照护,了却了患者的担忧。

27日凌晨,当刘春礼审核一位和他的小女儿同名的患者时,他才突然意识到,从大年初一至今就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此刻想到家庭孩子有说不出的愧疚,但是作为一名党员面对疫情要做的就是用生命去救护生命,发热门诊就是他的战场。他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老兵”零感染披着坚实的“防弹衣”战队

面对感染风险高的操作,怎么处理?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病人。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为抗击疫情的将士披上了“防弹衣”。

面对突然降临的新冠肺炎疫情,白衣战士冲锋在前,救治患者,和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一群院感人。他们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以自己的专业与敬业,默默守护大家的安全,为他们筑起坚实的院感防线。

医院于2020115日即制定新冠肺炎应急工作预案,提出在确保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能够及时、科学、规范处置疫情,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措施,建立科学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感染防控组负责预检分诊和新冠肺炎收治期间各部门各环节各类人员的感染防控工作,并指导和落实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在严峻的疫情防控期间,院感人的责任尤为艰巨。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认识到,保护医护人员不被感染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医护人员健康,才可能救治患者。医护队伍零感染,是医院的重要责任。

按照内防输出、外防输入的原则,医院第一时间实施院区闭环管理,严防院内交叉感染,所有门诊和病房提高一个防护级别,同时有序安置住院患者分流,对患者进行体温检测,对全院职工开展武汉来郑人员密切接触的排查。医院在感染控制方面采取的措施更加体现出“硬核”铁腕,感控人员全流程严格监督,污水、曝气、排风等都经过专门的无害化处理。

让全院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掌握防控知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切实保障每一位职工和患者的安全,是感控科首当其冲的责任。自抗击新冠肺炎战“役”的号角吹响以来,感控科迅速行动,他们按照“少聚集、不遗漏,点对点、人对人”的培训原则,通过现场培训方式对全院急诊、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各级应急梯队、普通病区、检验、医技、保洁、保安、留观病区及集中隔离点等不同类别工作人员,先后组织了50余次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理论与技能培训。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现场穿脱防护服练习,根据分级防护的原则,对各个岗位、各类情景下防护需求进行指导,严格按照原则进行培训,人人按要求穿脱,做到对病毒“零感染”,对环境“零污染”。督导人院对科室工作人员穿脱过程进行督查和指导,对不合格者再次培训,努力做到掌握防控知识,熟练防护操作。

医院的布局设计是一项学问,感染区、潜在感染区、清洁区,和病人通道、医务人员通道,每个区域之间互相独立,不可交叉,才能保障隔离的效果,保证疫情不再扩散。根据疫情发展需要,医院在疫情初期即对发热门诊进行了改扩建,对隔离病区进行了通排风设施维护,各项布局和流程均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将发热门诊划分两个诊区,特殊诊室设置在发热门诊区域,专门用于接诊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性较大的患者;普通诊区用于接诊病因明确的发热患者或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性较小的患者。在疫情流行期间,大量的发热患者到六院就诊,为减少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医院要求每个诊区的医务人员全部着三级防护。

为有效应对疫情,医院在隔离病区合理设置“三区两通道”,严格区分人流、物流,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不发生交叉感染。严格规范设置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建立起了一道“硬核”的物理屏障。

医院始终把医务人员防护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抗疫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一线各种防护用品告急,医院积极协助设备科审核采购各种防护物资,对产品质量及性能进行把关,确保各种物资符合防护标准。同时按照分级防护的原则,统筹协调,按需分配,确保不同岗位人员防护用品合理供给。

截止到202034日,医院治愈出院新冠肺炎患者69,收治确诊病例占郑州市总数一半多。30多个救治工作的日日夜夜,300多名医务人员在隔离病区冒着风险奋战,却无一人感染。这份“零感染”成绩单,是全院统一协调指挥,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隔离病房里飞出耄耋老人的“微”谢信

29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阳性,经过十几天的治疗,224日,84岁的温先生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走出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隔离病区,他手捧着医护人员送来的鲜花,迈入春暖花开的新天地。并让家人给这群隔离病房的孩子用手机发来了500字的感谢信。

耄耋老人感谢的“人美心美”的白衣天使,其实很多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进入病区是白衣战士,脱下防护服就是一群孩子。从119日收治河南省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起,郑州市六院共投入医护人员300余人,他们一直奋战在隔离病区。他们中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老兵”,也有刚刚毕业的90后,有推迟婚礼走上前线的准新娘,也有孩子还未断奶的新手妈妈,他们在临近出舱的日子又写下请战书,请求继续工作,谱写了大爱无疆的动人篇章。

25日,对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十一科的护师张贝贝来说,却极为重要,因为这一天本是穿着美丽的婚纱与爱人携手走向红毯,迈入婚姻殿堂。然而,直到212日,她已经在隔离病区工作20天。

计划春节期间举行婚礼的张贝贝,早早地买好了回老家的车票,签好了婚假条。面对疫情,张贝贝犹豫了,一边是精心准备了四个月的婚礼,一边是越发紧张的疫情阻击战,但医务人员的天职让她下了决心,退车票,拿回婚假条,推迟婚礼,和同事们一起战斗。等抗击疫情结束,再举办婚礼。

隔离病区的工作紧张忙碌,和家人通话的时间很少,工作之余一次简单的视频连线中,她对未婚夫说,“抗击疫情胜利之时,就是我们的新婚大喜之日。”

像张贝贝一样,今年31岁的李玉玲,是一名多年工作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资深护师。这位在父母和亲人眼里的“大龄”姑娘原定228日和军人男友举办婚礼,战“疫”中,她却在发热门诊工作了1个多月,婚纱照没有拍,婚期推迟。

发热门诊的工作量大,李玉玲和同事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个班次下来脸上尽是深深地瘀痕,护目镜上蒙上一层水珠,但是她们很乐观,没有丝毫抱怨,心中满是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李玉玲说:“在这个特殊时期,走上抗疫一线本就是我的分内工作,就像解放军战士一样在战位上保家卫国。”

这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还有毅然第一时间冲到了前线,提前断奶,把幼小的孩子丢在家里的张亚琼。

张亚琼是一名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去年产子,刚给孩子断奶不久,至今还带着吸奶器上班。在重症隔离病区,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每天像被鞭子不停抽动的陀螺一样停不下来。工作间隙,她不是第一时间去喝水吃饭,而是找个没人的房间去把奶水吸出来。但由于奶水积得太多,引起乳房发炎,她连胳膊都抬不起来。

有一次,她实在忍受不住裹在防护服里那种缺氧的晕眩,猛然跑到走廊上。呼吸困难,她第一次张大嘴巴大口吸气。她对空气的渴望如此强烈。她更体会到重症患者对生命的留恋。

抗击非典,抗击甲流、禽流感、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曾多次走进隔离病区直面对抗疫情,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崔二平的履历,可谓战功彪炳。

这次面对疫情,她又是主动请缨,带领重症护理团队做好病人救治和护理工作。作为护士长,她每天都在突破自己的极限。上班饭不敢多吃,水不敢多喝,因为害怕上厕所,穿脱一套衣服会浪费很多的时间。

ICU里的工作,体力与细心,耐力与耐心同样重要。她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女汉子!”厚重的防护服里包裹着她瘦小的身体,而瘦小的身体里蕴涵了极大的能量。协助体重接近200斤的患者两个小时一次翻身,她不在话下;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时,心肺复苏做到她手臂打颤,她也能咬牙坚持;照顾昏迷患者时,她从不喊脏。

疫情不断蔓延,每天不断增长确诊人数。当时很多人问她在重症隔离区工作怕不怕,她说怕,但她怕的不是战斗,而是害怕这些年轻的“战友”出现一点闪失。

她的团队大部分都是年轻的90后,她们对工作热情似火,但缺少抗击大战的经验。因此,她能做的,只是抓紧时间一遍又一遍给大家培训防护知识,反反复复叮嘱大家做好每一个防护细节。连续奋战,她的嗓子已经沙哑,几乎发不出声音,就用笔写在纸上或者用手机编辑微信,依旧不断的提醒大家注意防护。她要保证大家零感染,为大家生命安全负责!

版权所有:中共郑州市委组织部 拒绝翻版 盗版必究

联系邮箱:zzhw0371@163.com 邮编:450007

豫ICP备17027241号-1